引言:
一个从中国农村走出的北大高材生石平,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结果他却因为内心的扭曲和对日本的盲目崇拜,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2012年中日钓鱼岛争端最激烈的时候,他没有和国人同心协力。
还公开叫嚣“钓鱼岛理应是日本的”,甚至恬不知耻地把中国污蔑为侵略者。
为了彻底投靠日本,他加入了日本国籍,改名石平太郎,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精神日本人”的他,以为这样就能得到日本人的认可和尊重。
他利用自己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在日本疯狂抹黑中国,歪曲历史。
这样一个数典忘祖,甘当反华急先锋的人,最终的结局会是什么?
媚日求荣的北大高材生
2012年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中日钓鱼岛争端爆发之时,全国民众群情激愤,同仇敌忾。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就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为钓鱼岛问题义愤填膺的时候,一个名叫石平的“中国人”却做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
他公然于社交媒体发文,力挺日本对钓鱼岛的所谓“主权”,竟还恬不知耻地污蔑中国为侵略者。
这种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言论,着实令人气愤,血压飙升。
毋庸置疑,石平的此番言论于国内激起轩然大波,批评之声如潮水般向其涌来。
然而,他竟仿若无事之人,全然漠视国内的批评之声。
转头反而更加卖力地在海外媒体上发表各种反华言论,想要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好让更多人注意到他这个“跳梁小丑”。
石平这波操作,摆明了就是想火,想出名,想抱日本的大腿,而日本那边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各大日本媒体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争先恐后地对石平进行采访报道,把他包装成一个“敢于说真话”的“英雄”,进一步放大他的声音,煽动反华情绪。
2014年12月5日,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石平在参加BS日本电视台《深层新闻》节目时,对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强硬态度表示“担忧”,他还声称:
“中国如果执意营造以中国为中心的新亚洲秩序,那么东亚可能成为21世纪争端多发地区”。
这种言论,完全是站在日本的立场上,对中国进行无端的指责和抹黑。
你以为这就完了?
为了“表彰”石平的“忠诚”,日本政府竟然在2007年授予了他日本国籍,还让他给自己起了个日本名字,叫作石平太郎。
石平彻底“梦想成真”,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日本人”。
有了这层身份的加持,石平更加肆无忌惮,在反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017年9月11日,环球网报道,石平在推特上发文讽刺揭露安倍政府丑闻的日本女记者望月衣塑子,引发日本网友和政客的批评。
新潟县知事米山隆一更是直言“你石平远在日本骂中国,更恶心,更丑陋。”
望月衣塑子
这件事也暴露了石平的虚伪面目,就算他加入了日本国籍,在很多日本人眼中,他依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外人”。
石平自认为觅得“捷径”,能够一步登天,却浑然不知自己已然踏上一条不归之途。
他为了所谓的荣华富贵,背叛了自己的祖国,出卖了自己的良知,最终只会沦为一个被人利用的棋子,被历史所唾弃。
石平的变化也不是一下子,而是一个逐渐“黑化”的过程,要理解他为何会走到今天这步田地,还得从他的早年经历说起。
从寒门学子到“精神日本人”
石平是一名60后,出生于四川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皆为终年辛勤耕耘、质朴踏实的农民。
家境虽然贫寒,但父母也都非常支持他读书,而小石平却非常争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他深知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哲学系。
这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简直是鲤鱼跃龙门,光宗耀祖的大喜事,石平的父母也为儿子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进入北大后,石平依然保持着勤奋好学的劲头,顺利完成了本科学业,并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在高手如云的北大校园里,他依然表现出色,未来似乎一片光明。
可是在大城市的生活中,石平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也包括一些对中国进行抹黑和歪曲的负面信息。
或许是因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或许是出于对“发达国家”的盲目崇拜,这些负面信息逐渐侵蚀了石平的思想,让他对日本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和其他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心怀感恩的农村孩子不同,石平骨子里的软弱和功利性让他开始向往那个曾经侵略过自己祖国的国家。
在导师的眼中,石平一直是一个聪明、有前途的学生,石平也深谙此道,他知道怎么利用导师对自己的好感。
他向导师表达了想去日本留学深造,未来回国建设祖国的愿望。
导师一听,自然是满心欢喜,觉得这孩子不仅学习好,还很有爱国心,于是倾力帮助他申请了公派留学的名额。
导师当时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亲手送出去的,不是一个未来的栋梁之材,而是一个披着爱国外衣的白眼狼。
抵达日本之后,石平看着眼前的一切,仿若自己穿越了。
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没多久,相比发达国家的日本,显然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他被日本的繁华景象所迷惑,彻底忘记了当初对导师的承诺,以及对祖国的责任。
从此之后,他开始慢慢减少和国内的联系,直到后来彻底断掉了所有往来。
当他重新出现在导师的视野中时,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华分子,一个让导师痛心疾首的“叛徒”。
石平的父母知悉儿子的行径后,亦是悲痛欲绝。
他们语重心长地劝诫儿子迷途知返,莫要再一意孤行、执迷不悟。
石平却对父母的劝告置若罔闻,甚至把父母拉黑,断绝了和家人的一切联系。
可怜的老两口,他们不但要忍受丧子之痛,还得背负“汉奸父母”这一恶名。
石平的丑角“表演”
石平获取日本国籍后,仿若手握“免死金牌”,在反华之途愈发肆无忌惮,开启了他卖力却又拙劣的“表演”。
他把从中国学到的知识,变成了攻击中国的武器,撰写了大量文章和书籍,歪曲历史,抹黑中国形象,其用心之险恶让人发指。
石平的反华言论,涵盖了各个方面,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他不仅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把那段惨痛的历史说成是“捏造”的,还为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洗白,声称那并非侵略,而是一种“解放”。
这种公然践踏历史底线的言论激怒了中国人民,也遭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
2007年12月,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流露出对战争的反省之意。
石平却对福田康夫的举动大加批判,甚至谩骂他为“国贼”,认为他向中国“低头”,这又一次暴露了石平的狂妄本性和扭曲的价值观。
他为了迎合日本右翼势力,不惜攻击任何对中国表达善意的人,其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更让人担忧的是,石平还公开鼓吹日本发展核武器,完全不顾及地区和国际局势的稳定。
他认为日本拥有核武器才能更好地“对抗”中国,这种极端的言论,不仅对中日关系,对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都构成了严重威胁。
石平的种种言行,并非出于什么“学术研究”或“言论自由”,而纯粹是为了迎合日本右翼势力,博取眼球,巩固自身在日本的地位。
他宛如跳梁小丑般卖力表演,浑然不知自己已然沦为被人利用的工具。
沦为弃子
2017年之后,石平的“好日子”似乎走到了尽头,他曾经风光无限,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上,但后来的他却逐渐被日本政界边缘化,言论的影响力也大幅下降。
日本右翼势力曾将石平奉为座上宾,如今却对其敬而远之。
缘由甚是简单,石平的言论极为极端,连部分日本人都心生不适。
他为了讨好日本主子,不惜一切代价抹黑中国,编造各种谎言,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失去了主流媒体的平台,石平只能继续活跃在社交媒体上,他依然不改“本色”,继续在网络上散布各种过激言论,最终导致自己的账号被封禁。
曾经喧嚣一时的“石平太郎”,如今却像一只丧家之犬,在网络的角落里苟延残喘。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石平一直鼓吹“中国崩溃论”,认为中国经济会崩溃,社会也会陷入动荡,结果现实却狠狠地打了他的脸。
中国非但没有崩溃,反而发展态势愈趋向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反观日本,其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社会问题丛生。日本甚至开始鼓吹“中国威胁论”,妄图借此转移国内矛盾。
结语:
纵观石平的整个故事,为了荣华富贵,连祖宗都不要了,最后落得个什么?
里外不是人。
在日本他永远是个“外来户”,在中国他更是个遗臭万年的“叛徒”,竹篮打水一场空,说的就是他这种人。
要是石平当初脚踏实地,凭自己的本事在国内发展,说不定也能混个教授、学者什么的,受人尊敬,日子过得舒舒服服。
如今可好,为了攀附权贵,竟使自己沦为一则“国际笑谈”。
爱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良知和底线,失去了这个底线,就算得到了全世界,最终也会失去自己。
参考资料:
1.环球网:汉奸石平: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强硬令人担忧 2014.12.5
2.环球网:看这个当代大汉奸被日本人痛骂,你想说点什么? 2017.9.11
3.《环球时报》:【补壹刀】骂同胞“支蛆”的唐立培,在他面前是小儿科2017.9.12